心理文章 >> 正文
习得性无助实验
日期:2018/3/19 23:43:29  来源:  浏览量:45

 

“习得性无助”,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,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、心理状态。中国人的俗语“破罐子破摔”也有此意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,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之一,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在1976年研究动物时提出的。实验过程是这样的: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,只要蜂音器一响,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。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,于是在笼子里狂奔,屎滚尿流,惊恐哀叫。多次实验后,蜂音器一响,狗就趴在地上,惊恐哀叫,也不狂奔。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,把笼门打开,此时狗不但不逃,而是不等电击出现,就倒地呻吟和颤抖。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,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,这就是习得性无助。为什么它们会这样,连“狂奔,屎滚尿流,惊恐哀叫”,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?因为它们已经知道,那些是无用的。

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,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。 细心观察,我们就会发现: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,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。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。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,觉得自己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”,无可救药。而事实上,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“真的不行”。而是陷入了“习得性无助”的心理状态中,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,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,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。破罐子破摔,比如,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高,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,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,比如学生学习上产生的“习得性无助”的原因有哪些呢?一是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,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,认为自己天生愚笨,智力低下,不是学习的材料,从而主动缴械投降,形成厌学群体。二是家长和教师的不恰当评价方式,绝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,他们新奇事物充满兴趣,对一切活动都愿意去尝试,只是有些儿童发现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,常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时,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,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,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所谓“自尊”和“身份”上。最后,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。当他认为造成他学业、心理问题的因素,是内在的、稳定的、不可控制的时候,就容易感到内疚、沮丧和自卑,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,都将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,从而降低学习动机,不愿做尝试性努力,得过且过。

核发:admin 收藏本页